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道教航天思想,来源于道经中对仙人的描述,以及神仙信仰和崇拜。历代的道士不仅研究宇宙,而且还一直试图翱翔太空。
在诸多的史料中都记载了古代道士对自由飞行于太空的强烈渴望及制作各种飞行器械的论述。
中国古代飞车(资料图)
如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飞车,上升四十里”,就可以达到“太清”太空层,那里“其气甚刚”,能够承担飞行物体的重量,飞行物体依靠惯性即可自然飞行,不再需要推动力。
这已经相当接近现代宇宙航行科学中的“第一宇宙速度定律”。同时,葛洪还着重强调了“气”在天体运动和维持其相对距离中的作用。
唐代,道教炼丹促使了火药的诞生,以及其后不久形成的对这种爆发性能量的控制应用技术,使飞行器的推进获得了现实的“第四能源”,飞行器的发射所需的推进剂第一次成为可能。
两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资料图)
宋元时期,道经《道法会元》更记载了诸多相关翱翔太空的飞行器,如飞车、飞舆、飞轮、飞輧、云车……。
此时,为提高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稳定性所进行的相关论述及探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如道士们为“飞行符”设计的双翼,已经具有现代火箭的雏形了。
两千年的梦想,最终,我们终于能够飞行于蓝天白云之上。这是道教徒的梦想,也是全人类的梦想,这一航天梦想的实现,应该看到道教徒的贡献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