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全球华人居士网!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佛教与树,不可不知的八大关系

2019-03-12 来源:觉悟号

编者按: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后代的公益性事业,也是佛教历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佛祖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并且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也和树有着不解之缘。一起来看:

一、降生无忧树下

佛陀并没有诞生在皇宫,而是在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原因是古印度的风俗,妇女怀孕必须回娘家分娩。摩诃摩耶王后临产前夕,乘坐大象载的轿子回娘家分娩,途径兰毗尼花园时,感到有些旅途疲乏,下轿到花园中休息,当摩诃摩耶王后走到一株葱茏茂盛开满金黄色花的无忧花树下,伸手扶在树干上时,在无忧花树下生下了一代圣人——释迦牟尼。

二、成道菩提树下

释迦牟尼通过五年参访六年苦修之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关于释尊成正觉时此树的情形,《修行本起经》卷下曾作此下之描述: “其地平正,四望清净,生草柔软,甘泉盈流,花香茂洁,中有一树,高雅奇特,枝枝相次,叶叶相加,花色蓊郁,如天庄饰,天幡在树顶,是则为元吉,众树林中王。

这是释迦牟尼佛悟道的环境,其实每尊佛都是在树下成佛的。《十住毗婆沙论》卷五中说:毗婆尸佛是无忧树、尸弃佛是邠他利树、毗舍浮佛是娑罗树、拘留秦佛是尸利娑树、拘那含佛是优昙跋罗树、迦叶佛是尼拘类树、释迦牟尼佛是阿说他树、将来成道的弥勒是那伽树(龙华树)。

三、涅槃娑罗双树下

释迦牟尼佛二十九岁出家,三十岁五得道,弘法利生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世寿八十。在《佛遗教经》中说:“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 是说释伽牟尼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拘尸那城河边娑罗双树下涅槃。其树四方各生二株,故称娑罗林或娑罗双树。

四、佛教经典结集在七叶窟

七叶树是无患子目七叶树科的落叶乔木,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着名的观赏树种之一。

印度王舍城有一岩窟,周围长满印度七叶树,所以这儿又叫七叶岩,七叶窟,七叶园。是佛祖涅槃后其弟子们第一次结集,统一经法的地方,佛陀灭度后迦叶尊者于其处会五百贤圣,以阿难陀、优婆离、迦叶等为上首,结集经律,安居三月,完成佛所说法的结集。其意义重大。

五、寺院建设离不开树

佛教传入中国,改变了早期佛教持钵行乞的苦行僧的生活方式,僧人们建寺而居,置地自种。寺院常建在这些山势奇特、林深木茂之处。

魏晋以来,佛教兴盛,寺院建在幽静的山林之中利于僧人修行。唐以后的禅宗,更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禅师们常常沉浸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之中,领悟生命的真话。 如少林寺位于河南少室山五乳峰下,群山环峙,溪水环流,林木茂盛,因故得名。正如清景日眕《说嵩》云:"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六、丛林是寺院的雅称

中国的寺院又称为丛林,和树有密切的关系。《大智度论》卷三:“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后泛称寺院为丛林。丛林之初,始于禅宗,据《禅林宝训》记载:“丛林乃众僧所止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其大意是,草如果不乱长就称为“丛”,木不乱长就称为“林”,“丛林”之意,就是符合规矩。将寺院比作丛林,就是喻指寺院乃是规矩之所,是修行的所在。

七、修行以树为喻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一个偈子,用微妙的法性之树来比喻菩萨道修因证果的全过程:“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定叶神通华,一切智为果。最上力为茑,垂荫覆三界。”

首先,菩萨的妙法之树要生长在正直的心地上,直心是道场,菩萨之心不能弯曲,不能谄媚,要正念真如。以信心为种子,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以慈悲作为树根,用大悲水来浇灌。根本智为树干,方便智为枝条。以菩萨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繁茂的叶和华。叶表禅定,不被世间八风吹落。华千姿百态的开合表无穷无尽的神通。最后,以一切种智为果实。用最上力为树上的茑,垂下树荫覆盖三界一切众生,皆得清凉。

八、树代表智慧等功德

在佛教的经典中经常出现树,不仅因为佛的诞生、成道、涅槃都在树下,而且树代表的是觉悟和智慧。

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也离不开树。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说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之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

“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阿难,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极乐世界的树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

在一年新春的植树节,让我们在自己和众生心中播下智慧的种子,让代表佛法智慧的菩提树在心中生根发芽,早日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平台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全球华人居士网公众号
扫一扫
全球华人居士网公众号
修行部落公众号
扫一扫
修行部落公众号
多维生命加油站公众号
扫一扫
多维生命加油站公众号
好运村公众号
扫一扫
好运村公众号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居士网的文章除注明本站原创外,其余均采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居士商城|联盟合作|修行部落|生命加油站|精品指南|榜上有名
全球华人居士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9068号-1